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科是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,理论法学教师团队源自中原大学1948年创办时的政治教研室。团队传承红色基因,筚路蓝缕,不断谱写发展新篇章。现有18人,其中教授9人、副教授6人、讲师3人,有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1人、国家高层次人才2人、国家重大项目首席专家5人、3人、文澜学者3人。近年来,教师团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深入开展“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创建活动,取得了突出成绩。
一、担当立德树人使命,传承优良师德师风
团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四有好老师”标准,坚持“以德立身、以德立学、以德立教”,做学生锤炼品格、学习知识、创新思维、奉献祖国的引路人,涌现了一批心有大爱、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,陈柏峰、胡弘弘、张德淼等8人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,黄美玲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,刘筱彤获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、省高校思政教育先进工作者,胡弘弘获省优秀共产党员。
团队特别强调“传承”,感念学科前贤的贡献和声誉,用实际行动传承严谨治学、敬业从教的作风。教授坚守三尺讲台,言传身教,以身作则,谱写着师德师风的辉煌篇章;青年教师积极担负使命,教书育人,勤勤恳恳,关爱学生。团队通过集体备课、田野研习等方式,明确学生每个阶段的培养目标,面向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教学内容,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,聚焦学生关注点进行指导,在教学评估中得到了督导和学生的广泛好评。
二、坚持思想价值引领,创新教育教学模式
团队坚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。在法理学、法学通论等课程中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;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、当代中国法治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、社会治理法学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。改革教学体系,将思想价值融入专业内容,着眼学科的知识体系,从实然层面描述当代中国法治,从国情出发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,在学生对中国法治背景有系统认知的基础上,导入中国法治的理想图景、制度优越性等教学话题。学生在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后,沿着明事理—悟道理—求真理的方向,沿着明事理、悟道理、求真理的方向前进,更能坚定理想信念,厚植爱国主义情怀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。
团队建立“经典”与“经验”双轮驱动的育人模式。坚持每月举办读书会,敦促学生阅读经典著作,学生得到了表达能力、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升,形成了较强的细致分析、严密推理、抽象概括能力。同时,强调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”,持续带领学生深入到全国20多个省的基层调研,以“传帮带”的形式面对面、手把手地指导学生成长,在实践中传授方法,在调研中给予启迪,帮助理解国情民情和基层法治。团队育人模式形成杜绝浮躁、崇尚创新的学习氛围,培养学生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学术能力,形塑勇于挑战权威、探索未知世界的担当,锤炼与人交往、换位思考的品格。“两经”训练后,学生获得独立调研与研究的能力,不少人在校期间或毕业不久即在《法学研究》《政治学研究》《法学家》《法制与社会发展》等权威杂志独立发表论文。
团队取得了系列教学教改成果。陈柏峰担任中央“马工程”重点教材《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》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编写组主要成员,法学通论获批国家一流课程,当代中国法治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,法理学获批省级一流课程,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,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批省教研项目,并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。
三、发展中国法治理论,创设社会治理法学
团队立足中国大地开展法学研究,发展从实践出发的中国法治理论。以实践调研为基础,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出发,阐述中国法治“是什么”“为什么”,消化、吸收域外法治理论,总结提升实践经验,探索源自中国、属于中国的法治原理、范畴和体系,构建分析法治现象的概念、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。在研究进路上,着力于从经验研究创新理论解释。在宏观理论前提下,以田野工作为基础,发掘问题意识,从经验进路展开解释,辨析因果关系,沿着“经验现象—因果关系—事理—法理”的路线开展研究,提炼学术概念、创新理论解释。目前,团队在法治社会、基层执法、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研究中有所创新,提出了不少有影响力的中层概念或解释框架。
十八大以来,团队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80多项,其中国家级重大项目7项,获各类奖项80多次。在CSSCI期刊发表文章170多篇,其中《中国社会科学》《法学研究》《中国法学》《政治学研究》《社会学研究》20多篇。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连创佳绩。2012年,获批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;2015年,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(2018年获滚动支持),获批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基地;2016年,获批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;2019年,获批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基地;2020年,获批教育部和科技部“司法鉴定与社会治理引智基地”。
团队回应时代需求创设“社会治理法学”新型交叉学科。聚焦社会治理法治化,面向新时代社会治理实践,系统化提炼我国治理体系的优势,学科化建构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。2014年,团队创设的“社会治理法学”在教育部成功备案,开始硕士、博士招生,在国家社科基金支持下编写《社会治理法学原论》教材。2022年,法学(社会治理方向)本科专业方向开设。交叉学科得到中国法学会领导批示肯定和撰文赞扬,湖北省领导批示在湖北大学等六所大学推广应用。
四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,智库影响稳步提升
团队积极参与法治咨询决策。徐汉明参加党的十八大、十八届四中全会重大课题调研。团队承担中宣部、中国法学会委托的《习近平社会治理论述摘编》课题,时任湖北省委书记批示肯定;承担中宣部、中央政法委、司法部等中央部委委托的20多项决策课题;承担湖北省委托的《自治、法治、德治“三治融合”试点方案》《湖北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(2021—2025年)》等10多项决策课题。瞄准法治中国、法治社会、司法改革、公共卫生危机应对等热点难点,为中央和地方提供决策咨询报告150多份,获中央领导和省部级领导批示150多次,获中央、省部级机关采纳180多次。
积极响应建设人才强国战略目标。组建湖北国际人才交流法律服务中心,防范人才交流风险,为人才工作提供咨询服务。与罗马第一大学等世界名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,传播中国法律文化。翻译出版全球首个意大利语的中国民法典,参与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工作,推动建立欧洲最大的中国法图书馆。黄美玲多次担任欧盟前主席、意大利总统等重要政要的专业翻译,参与重大外事活动,并于2021年获意大利总统授予“意大利共和国国家勋章”。
团队的智库影响力稳步提升。2018年,智库跻身全国智库索引(CTTI)高校智库A等级,与学校其他4家智库共同在211高校智库中排名第一。2019年,智库位居高校智库前50强,在媒体影响力211高校智库百强榜排名第一,并获“2018年度精品成果奖”。2020年,智库成果入选“2019年度CTTI智库最佳实践案例”。
五、勠力同心砥砺奋进,永葆团队生机活力
团队形成了成熟的“传帮带”机制,实行教授指导青年教师的制度,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,加快了青年教师的成长进步,激发了团队的发展活力。教授积极指导青年教师,传授教学科研方法和技能,深入青年教师的课堂,反馈教学过程评价;带动青年教师投身科研,指导培养助推,形成了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研究团队。青年教师更新教学理念,丰富课堂教学方法,不断提高教学水平;深入田野开展经验研究,在艰苦拼搏中追求成长。团队聚才育人,形成了团结合作、勇于开拓、充满活力的氛围,骨干教师有明确的发展方向,青年教师有良好的成长前景。